关于孩子与家长在学习围棋过程中的误区分析

没人能掌握真理,多听听,或许能收获一二。

(倪少丹\文)

教学围棋这些年,接触了许许多多的孩子与家长。许多孩子天资聪颖,很喜欢下棋,家长也非常地重视,但为什么就没有下出名堂来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努力的方向错了,学习的方式方法有误。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与努力的方向,才能够事半功倍,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提升水平。但所谓真理只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许多孩子与家长在学习围棋的过程中进入了努力误区,看起来一直非常地努力,但就是一直无法突破瓶颈。

这里,我挑几个最常见的努力误区,进行分析。

一、做题:

误区:狂刷电子习题。

虽然许多孩子与家长都明白,做题是打基础和涨棋的必备因素。但是,许多孩子只做电子习题,几乎不做书本或者纸质习题。如果单论电子习题的质量,网站上面的习题,出的都非常地不错,很有代表性。但是,孩子如果长期用电脑或者手机来做这些习题……

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一些非常不好的习惯:猜谜语!随手点!不思考!急于看答案!……不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你还能指望他能下好棋吗?

正确的做题方式:

做书本或者纸质习题,写好次序,做完之后拿给老师批改(有些家长说,我对照着答案给孩子批改行不行?那要取决于家长的棋力,如果家长是个围棋高手,自然无可厚非。因为许多题目的变化图很多,书本答案不一定都能够收入进去,需要一定的棋力进行分辨),错题不断地订正。不要急着去看答案,自己先悟,多思考。实在做不出来,可以在老师的提示下完成,错的比较多的题目,要反复体会。

做题先易后难,让自己的成长有个阶梯旅程。初级阶段,推荐先做胡晓苓版的《围棋教学习题册(入门)》。张杰围棋系列的手筋、死活、官子这三套专项训练(布局和定式后面再说)每套5本,可以先从入门到10级做起。然后10级到5级、5级到1级、1级到1段、1段到3段一路做上去。梅兰竹菊,手筋死活3600题系列都不错,值得一做。如果这些习题还吃不饱,家长可以把101围棋等网站上面的习题下载下来让孩子做。习题刚开始不见得非要去做高难度的,先把常见简明实用的习题练得滚瓜烂熟就行。

切记:做完之后拿给老师批改,不要急着去看答案,自己先悟,多思考!错题不断地订正(错题不及时订正,做了等于白做!)!

习题是永远做不完的,只有不断地去积累。万丈高楼平地起,积累到一定的时候,厚积薄发,一飞冲天。

二、下棋:

误区1:狂刷网棋。

虽然许多孩子与家长都明白,多下棋是涨棋的必备因素。但是,有些家长想让孩子进步快,每天都让孩子在网上下很多盘棋。时不时听到某某孩子某天在99围棋上下了几十盘棋,某某孩子某周在网上下了一百多盘棋……

多下棋固然也会涨棋,自从有了网络围棋,许多成人围棋爱好者也从K级水平一路打上了网络5d,甚至6d以上。成人棋友们有着自己的事业和生活,对他们的要求不能太高,他们大多数是为了开心快乐而下棋。

但是孩子们就不同了,你们花了时间、金钱来学习,就不能这么干了。许多长期刷网棋的孩子,棋没见涨多少,眼镜度数倒是一路飙升。

正确的下棋方式:

棋在精而不在多!特别是到了一定水平的时候,更要下质量棋。如果下网棋的话,建议家长设置为慢棋,每晚能够认认真真地下上一盘有质量的棋,足以。有条件的话,鼓励多与实力接近的同学或者棋友下面棋,更有感觉,至少不会伤害到眼睛。

误区2:下完棋之后,就过去了。

棋下完了之后呢?许多孩子与家长会认为,棋下完了就过去了。不论是网棋还是面棋,下完之后不找老师或者高手复盘研讨,不做任何总结。哪里下的好,哪里下的不好,都不知道。上盘棋的问题手,下盘棋接着来……

下完棋之后,正确的做法:

网棋有个好处,棋谱能够自动保存。每下完一盘有质量的网棋,有条件的话,直接找老师或者高手帮助你进行复盘点评。如果老师第一时间没空帮你复盘点评,有一定水平的孩子可以结合AI软件(目前星阵围棋、里拉围棋都挺不错),对自己刚刚下过的棋谱摆一摆,看看哪里下的好,哪里下的不好,先做个自我总结,不理解的地方记录下来,上课的时候(或者截图提前发给老师)找老师进行复盘解答。

如果有条件与实力接近的同学或者棋友下面棋,下完棋之后,老师或者高手在身边的话,直接找老师进行复盘点评。如果老师不在身边,可以先把棋谱记录下来,回家结合AI软件摆一摆,上课的时候把棋谱带过来摆给老师看,让老师帮你复盘点评。

说到复盘记谱,许多孩子与家长觉得难度很大,有些孩子已经考取了业余2段甚至是业余3段,还不会复盘记谱。其实这就是意识的问题,不认真对待的家长,只要孩子说上几声“太难了”,就放弃了训练孩子复盘记谱的技能,非常地遗憾可惜。

其实复盘记谱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如果有经常和老师下指导棋的孩子,下完棋之后,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把一盘棋完完整整的复盘出来。刚开始主要由老师进行引导,多训练几次,孩子就能够自己完完整整的复盘出来。

如果没有条件和老师下指导棋复盘,和同学们下棋,也可以训练。棋局下完之后,刚开始孩子可能只能复个聊聊几手、几十手,远远达不到要求。没关系,只要有这个复盘意识,坚持下去,就能成功!

每次在赛场上执裁的时候,都能看到几个自觉的孩子,比赛一下完,第一时间先把棋谱记录在《围棋记录本》上,带回去给老师复盘讲解。比赛中的棋谱,往往比平常训练中的棋谱更有价值,特别是输棋的时候,让你知道什么叫做痛定思痛。

复盘研讨,是围棋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环节!

三、上课:

误区:课后几乎都不练,只上课而已。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的课上的越多,进步肯定慢不了。但是,如果孩子课后不做题以及订正错题,不下棋和复盘,课上的再多也没有用。有些“有趣”的家长,课后几乎从来不督促孩子做题与下棋,但经常会问老师,孩子有没有进步。

正确的对待上课的方式:

上课,是来解决问题的!不要一味地当收音机!

尤其是到了一定水平(业余1段以上)的孩子,很多东西完全可以先在家里专研,不理解的地方,上课的时候再来找老师请教。

除了前面讲到的做题并不断地订正错题,以及认真下质量棋之外,定式、常型、布局等方面的知识积累,更多地是依靠课后。如果每个知识点都留到上课来讲、来听,能讲多少?能听多少?

关于定式和常型,由棋圣聂卫平主编的2013年版的《新编围棋定式大全》和《新编围棋常型技巧大全》更新收录了很多知识点和变化图,是非常不错的两套工具书。2021年出版的《AI围棋定式大全》是最新版的定式书,更新修正了很多内容。我曾经多次跟段位班的学生们说:“定式是摆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有空的时候,在家里面就可以一边看着定式、常型大全,一边把各种变化图摆在棋盘上,不断地积累定式常型知识。老师在课堂上讲解一个定式、一个常型,可能你回去后很快就忘记了。但是你自己在棋盘上摆出来的,那不容易遗忘。如果平均每天能够认真地专研10个新定式,那么一个月下来就是自学了300个新定式,非常可观。

自从AI横空出世以后,布局方面打破了常规认知。打谱是个很好的积累布局经验的方式,家里有订购《围棋天地》、《围棋报》的家长,可以让孩子把上面的高手的棋谱,拿到棋盘上看着解说图好好地摆一摆。打谱不仅仅是摆数字,更重要的是体会棋谱上高手们分析的各种变化图。如果老师能够陪在孩子身边,陪同孩子一起打谱,效果更佳。如果没有订购《围棋天地》、《围棋报》,可以把弈客围棋等网站上带有解说的棋谱下载下来,让孩子在棋盘上摆出来,体会一下高手们的下法。经常打谱,不仅可以让布局经验不断地丰富起来,还能学到许多课堂上没有的知识点。

总而言之,课后的自学比上课更加重要!自学能力强的孩子,总是事半功倍。

四、比赛:

误区:盲目参加实力还不具备的升段比赛。

许多家长和孩子,一看到升段的比赛,不考虑自身的实力情况,盲目地跟风报名。结果,又当炮灰又打击心情,打击次数多了,影响到学习围棋的热情。

正确的对待比赛方式:

随着段位的提升,越高段位的比赛越难打。如果实力还没达到,不要急着去冲。先把自身的实力提升起来,有充足的实力基础作保障,再去参赛,争取一次性过关。

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目标、有方向。对成功而言,努力很重要,方向更重要。方向对了,哪怕你行走得再慢,它也会到达终点的。可是如果你走错了方向,行得再远,那也是白搭。

上述文字仅代表本人的观点,或许其他老师还有更好的方法,欢迎一起探讨!

作者:

喜欢围棋和编程。

 
发布于 分类 围棋标签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