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了解下对局者下棋时的“思考过程”。面对棋局每个棋手都会有“棋感”(第一感),通常会根据感觉的一手往下“计算”(计算其实是找出双方合理下法的推算,复杂的局面往往需要计算的更深),然后根据计算结果来判断优劣,(计算时发现有些选择不合理就会PASS掉,而在一些相对合理的选择中来判断)。
这样看感觉—计算—判断选择应该是下棋时的三部曲了(其实要是了解围棋AI软件,它的“思考”方式与人是非常相似的),棋感人人都有,水平越高棋感越好,高手们会花更多时间在计算判断上,但这三点相辅相成,缺了任何一块就像“木桶理论”一样都会反映在棋上面。
先说感觉与计算,这其实是做“死活题”、“手筋题”等基本功训练的目的。死活题是有“正解”的,不太需要结果的判断(死与活,或者吃子等目标很明确,很直观,所以最适合小朋友们),大量做题会形成“图形记忆”而培养棋感,而做题途中的计算(寻找双方最佳最强变化)又可以培养对局中的计算习惯。
比较常见的问题是做题喜欢麻木去试(特别是网上做题,可以一手不对马上去换另一手),这样就容易养成随手的习惯,棋感比较好的小棋手做题往往正确率比较高(也包括学棋初期,棋感比较好的小棋手往往靠感觉就可以大胜),容易养成不去计算的“迷之自信”(比如把对方想太傻)~这时候可以找些稍难的题“逼”着去算,习惯最好尽早养成。
至于“判断力”,从启蒙的吃子到大棋盘上地多为胜,从经常可以靠对方局部的“失误”获利,到需要以全局视野发挥子效去追求“最优解”,都算是思路上大的转变。可能在线上5D之前“判断”的作用没那么大(毕竟经常靠局部就把对方搞定了),但如果不注意这方面后期的进步就会慢下来。
别指望能把围棋中最难的部分一蹴而就,从基本的目数出发,延伸到厚薄判断、全局子效判断,要减少下“废棋”,多思考每步的“价值”(就算觉得自己赢多了,稳健不代表下无用之着),杜绝线上对局使用“形式判断”(当然应该自行判断,何况野狐弈城自带的判断都是K级水准,最好对局设置的时候把形势判断√去掉)。
————————————————————————-
对局:到了段位后下完总结都是很重要的(当然下棋时尽量多思考,可以说围棋的进步就在不断思考与辩证过程中产生),最好从能完整下完大棋盘开始小朋友就养成局后复盘(总结)的习惯,(上课时老师的复盘非常关键,这时候要多提问,把自己的思路说出来,看看跟老师得想法有什么不同!)在家网络对局后,也尽量复盘自我总结下(如果家长有时间陪伴,就算自身不会下也可以让小朋友自己讲下这盘棋的重点片段,赢在哪里了?输在哪里了。高段小棋手可以看看绝艺复盘给出的建议,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向老师求教).
推荐:线上(级位小朋友可以去各少儿平台,段位小棋手建议去野狐/弈城等专业平台)+线下多比赛.
————————————————————————-
死活:做题不要做太难或者太简单的,最好是需要思考下能有希望做对的(实战常型需熟练掌握),想了很久做不出可以去看答案,但千万不要乱试去试出来.
推荐:101围棋网死活测试/闯关(线上、请“要求”自己一次做对)、围棋死活辞典上册-赵治勋版(书、适合网上5K-5D)
————————————————————————-
打谱:打谱(摆高手对局)是原来专业级训练很重要的手段,但并不太合适兴趣培训的小朋友,因为很难启发其自主思考。并不推荐买定式或者布局大全辞典类的书(很可能跟不上潮流),高段小棋手可以多看看网络上直播的职业棋手对局(最好带解说),着重看看定式布局,有想不明白的地方就去问问任课老师.
———————————————————————-
分配比例:做题50%+对局50%(如果是级位对做题感兴趣可以延长做题时间,段位小棋手可以延长对局+复盘时间缩减做题时间,毕竟下盘棋时间会比较长)+研究高手对局(适合高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