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前几天,我看有棋友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他说看比赛/高手下棋,一般都是用高拆三。
而他平时自己/看身边朋友下棋,却是用低拆三的更多(他大概野狐2D左右)。
于是他就好奇,在高拆三与低拆三之间,究竟都有哪些区别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今天就顺势来聊一下:这两种表面相近的下法,背后在行棋思路方面的差异。
招法效果方面的烦恼
观前提示:本章所讲的招法效果,主要适合目前处于网络1-3段,想拓宽思路升到中高段位的棋友阅读。
首先在招法效果方面,低拆三是有一处小烦恼的。

比如以后当黑1逼住时,白2跟着应虽然不亏,但行棋速度会”有点慢”。
而若是脱先的话,黑棋下一步会有A位打入的手段。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黑棋打入并非是要破空,而是虚晃一枪弃子取势。

于是这也就延伸出了一些其他问题:比如高拆三为啥不怕底下A位”漏风”的缺陷,以及刚才黑3为何不选择回去破空?
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要从拆三的行棋目的说起了。
行棋思路上的转变
观前提示:本章所讲的行棋思路,主要适合在网络3-4段徘徊不前,想突破到中等段位的棋友阅读。

话说从入门阶段学这个”定式”开始,大家便一直被灌输这样一个概念:那就是一块棋要想变厚,你得在底下有眼才行(根据地)。

基于这一点呢,于是我们看到许多定式,都是用拆二/拆三来进行收尾。
不过随着水平提升,我们就要开始了解后续阶段的进阶知识了。
那就是除了底下有眼以外,其实顶上有头也能变厚。

于是许多时候拆三与其说是为了根据地/目,不如说是在使自己变厚的同时,顺便令对方围不了大空。
因此对于像黑1这样的破空手段,白棋其实是无所谓的~
总之就像随着水平进步,我们从初学围棋时的”吃子”,逐步升级为围空/作战一样。
我们在布局定式领域,其实也是要经历类似的进化哦~
于是比起具体招法,我觉得在行棋思路方面的转变更为重要!
另一边的高拆
最后按照惯例,我们再来一道开放思考题↓

在什么样的配合下,黑棋会选择高拆/高逼呢?
转自:奇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