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概念:盘面,盘面胜负

盘面,围棋术语之一,计算胜负或判断形势方面的术语,也可以用于判断形势。

(1)即局面。
(2)计算胜负或判断形势方面的术语。用于计算胜负时,将对局的总子数与全局交叉点的半数(180 1/2子)相比,如总子数不足,称为“盘面不足”或“盘面负”;如总子数较多,称为“盘面胜”。用于判断形势时,如对局双方所占地域十分接近(不包括贴子),称为“盘面细棋”等。

《我读过的一篇围棋小小说“冲”》

想必有一定围棋知识的朋友都会发现:我们一向引以为傲的“用实战解决局部争端”的中国规则并非那么完美无缺。回望本世纪初,中国棋院修改黑贴5目半的旧规则就是基于当时执黑胜率明显高于执白的客观事实。日韩棋院平滑地调整贴目规则到6目半(日本规则和韩国规则在打劫等方面也有出入,本文主要讨论终局点目判定胜负这一常规设定,下同),实行到今日积累的数据统计表明执黑执白的胜率差在千分之五(即0.5%)左右,综合考虑各种对局因素已经完全可以认为此规则对于比赛双方是相对公平的;然而,中国围棋竞赛规则(2002年版)下黑贴3又3/4子(合7目半)实行15年来的职业棋手对局统计结果表明:执黑的胜率要比执白低千分之二十(即2%)以上,已经与1988年旧版(黑贴2又3/4子)的情形正好颠倒了过来!可以想象,当时国内围棋相关管理机构从“小贴目”直接改到“大贴目”是需要勇气的(为什么不采用“中贴目”前文已交代)。虽然当时也会有很多人预测这种改变会导致相反的结果出现,但毕竟“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尝试没数据如何可以妄下结论?然而现在的问题变成了,统计数据已经摆在那里……我们到底应该何去何从?

如果没有谷歌AlphaGo的出现和后续各路AI的极速进化,想必中国围棋竞赛规则已经“到了最尴尬的时刻”吧!虽然随着国内棋手在世界大赛的成绩飙升以及国内企业赞助的世界大赛越来越多(再加上日韩主办世界棋赛纷纷日渐凋零),中国规则貌似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但纵观世界,无论是在全世界业余围棋界影响越来越广泛的欧洲围棋大会还是线上的KGS,使用的仍然是对于黑白双方相对更公平的日本规则。可是,日本规则的许多人为硬性规定难以在计算机程序中有效实现——而中国规则“实战解决具体争端”的指导思想更容易被AI“理解”和操作的现实使得剧情有了反转的迹象。以前围棋程序弱得令人发指,骄傲的人类当然可以无视之;可如今人家的带头大师早已脱胎换骨且已甩开你n个段位(目测n≈2),再对其无视就只能被称为“抱残守缺+负隅顽抗”了。

那么,如何不再让我们的人类代表“输在起跑线”呢?当务之急便是协商制定出一套比现行各家规则更加公平合理可操作的、在世界范围内统一遵循的围棋竞赛规则——而这里面的关键一步就是需要承认并接受“盘面和棋无胜负”这一客观存在(具体主旨在我上一篇《统一围棋规则需要另辟蹊径》中已有明确阐释,在此不再赘述)!“7目半大贴目”与“5目半小贴目”分别使得黑白双方在一开局就天然地(实际上是人为地)吃了哑巴亏的现状,造成在中国数子规则下如果仍然刻意回避“盘面和棋无胜负”这一客观存在,无论如何修改贴目规则都无法像日韩规则那样用贴目来保证对弈双方的基本公平!要知道,在终局黑棋184子/白棋177子的情况下黑棋得分为184-3.75=180.25;白棋得分为177+3.75=180.75,我们说黑棋以1/4子(半目)负于白棋;而在黑棋185子/白棋176子的情况下黑棋得分为185-3.75=181.25;白棋得分为176+3.75=179.75,我们却说黑棋以3/4子(1目半)战胜了白棋

作者:

喜欢围棋和编程。

 
发布于 分类 围棋标签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